朋友的妹妹最近刚毕业,有天突然传了封 e-mail 来向我求助,她说毕业后不知道要做什麽,本来想给自己一年时间投入在插画兴趣上,办部落格、尝试投稿接案,但她爸妈却认为她管科出身,没事去画什麽画。上礼拜她和家人大吵一架,最后她爸指著她鼻子撂下这麽一句话:「我给你两条路走,要麽研究所,要麽工作。」
她是个从小听爸妈话长大的人,成长过程中也顺著升学制度走过来,从来没做过什麽重要的人生决定,面对父母给她的严厉指控,她怕了,于是问我,到底该怎麽做?
霍布森效应:被欺骗的买马客
朋友妹妹的困难,马上让我想到「霍布森选择效应」(Hobson Choice Effect)。
这个效应故事来自 1631 年一个在英国剑桥卖马的商人霍布森,他的马圈中有很多类型的马,他跟所有买家说,想买什麽马都可以,随便挑随便选。但问题是,马圈的出入口却非常低矮,所以能牵出去的马,不是瘦弱的,就是幼小的,那些高壮美丽的马根本出不去。
客人在裡面兜兜转转,自己为在众多选择裡做出了最好的选择,付了钱,领著一隻不怎麽样的马,开开心心走了。这些客人自以为做了决定,但其实从一开始,他选择的质与量都不高,他所做的「选择」,不过是一种低级决策,一种假选择罢了。
你以为你在做选择,其实你别无选择
霍布森效应在我们生活与职场上随处可见,例如朋友妹妹就是个例子,她爸说给她两条路走,但实际上是不给她选择馀地,这不叫选择,这叫做假开明。
在公司裡,很多主管表面上好像对各方意见开放,但他实际上给予你的资源和意见,却迫使你不得不在质差而量小的选项裡做决定。你以为你有讲话的权力,事实上你只是一直在被牵著鼻子走,不但专业能力原地踏步,曾经有的创造力与想法也会慢慢被扼杀掉。
好和坏,是要对比出来的,管理界有句话:「如果你眼前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的话,这条路通常是错的。」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比较质量去做对比,所以你根本不知道眼前这条路究竟相比之下,是好是坏。你以为你做了决定走这条路,其实你从来不曾拥有这个自由意志。
**JPSOON 孙总***
如果你眼前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的话,这条路通常是错的
如果你对人生、对职涯有目标,也对理想生活有自己的想像,那请告诉自己,路有很多条,每一条也都有不一样的走法,不要让别人告诉你该怎麽做,也要随时注意自己是否放开心胸、接纳各种观点、尝试不一样的事情、跳出框架考虑不同选择,这样才能免于自己陷入「霍布森选择效应」,把路越走越窄,越走同质性越高。
很多人会在突然清醒的时分,突然意识到自己怎麽过著这麽平庸的人生、拥有一个完全没有情调与刺激可言的生活,并永远重複做著了无新意又没有意义的事情。原因或许不複杂,因为在人生路上,他们曾不断掉入「霍布森效应」心理陷阱,却不自知。
都说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上,但要注意,你掌握的是多样化对比筛选下的选择,还是只是专挑没有馀地的路走著。
JPSOON 分享
欢迎订阅我们page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psoonjpsoo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