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觉得不知道钱花到哪裡,荷包却越来越瘦?
未经整理而紊乱的财务流向,不知不觉中让可运用资产打了折扣,日后家人处理财产移转继承时,也可能徒增不必要的困扰。年过50后,不妨利用机会彻底检视整理身上大大小小的财务清单,或许也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收获。
50岁之后,财务也该定期健检
财经专家卢燕俐认为,50岁是一个可以开始检视自身整体财务状况规划的分水岭。「包括劳退、年金缩水加上平均寿命延长种种因素,没有规划加上准备不足,是熟龄族常有的理财危机。」
根据统计,台北市平均每人每月的开销约在2万9千元、台北市以外则平均约在2万2千元左右。将自己名下的资产,包括活期存款、保险、股票基金等投资商品以及不动产等统计之后,扣除目前仍然有的负债(房贷、车贷等),就是淨资产总额。
「通常做完统计之后,都会发现退休金其实不太够用。」卢燕俐认为,熟龄族收入很难再有大幅度增加,绝对需要透过理财开源,但投资策略则应该从高风险转为稳健,像是近来讨论度高的年金险,就是因应补足退休金可能缺口而设计的产品。
「很多配息高的外币标的,虽然眼前每月入帐数字看来诱人,但相对汇率或市场波动幅度大,最后往往是配息吃掉本金,得不偿失。」
市面上投资商品众多,卢燕俐建议,不妨採交叉比对方式寻求专业建议,例如以A公司产品询问B公司,B公司产品询问A公司,如此就能得到相对客观的分析,最后再以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。
预先处理畸零资产,身后家人更轻鬆
梳理自己的资产清单,不止有助于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,还有另一层意义:当有天离开人世时,家人就不用在悲伤之馀,还要为了处理遗产疲于奔命。
按法律规定,在过世后6个月内,必须完成遗产税申报。常常听到的状况是,在提列财产清单时,家属才发现长辈有10、20家银行帐户,裡头有定存、有股票,相关文件还不一定齐全,光是跑银行处理结清手续,就可能得花上1个月才能处理完成。
此时若能在事前将自己的资产「集中管理」,包括解除理赔项目重複的保单、结清久未使用的银行帐户及零碎股票、投资商品等,就可免去往后许多繁杂的行政手续。
卢燕俐也非常鼓励熟龄族,不妨可以在50~60岁的阶段,在专业律师会同下预立遗嘱,除了是一个统整检视资产的机会,也可和家人预先讨论财产分配方式,也避免身后因遗产可能产生的争端。「这绝对不是触霉头,而是一个负责任的理财态度。」
预先处理畸零资产,身后家人更轻鬆
梳理自己的资产清单,不止有助于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,还有另一层意义:当有天离开人世时,家人就不用在悲伤之馀,还要为了处理遗产疲于奔命。
按法律规定,在过世后6个月内,必须完成遗产税申报。常常听到的状况是,在提列财产清单时,家属才发现长辈有10、20家银行帐户,裡头有定存、有股票,相关文件还不一定齐全,光是跑银行处理结清手续,就可能得花上1个月才能处理完成。
此时若能在事前将自己的资产「集中管理」,包括解除理赔项目重複的保单、结清久未使用的银行帐户及零碎股票、投资商品等,就可免去往后许多繁杂的行政手续。
卢燕俐也非常鼓励熟龄族,不妨可以在50~60岁的阶段,在专业律师会同下预立遗嘱,除了是一个统整检视资产的机会,也可和家人预先讨论财产分配方式,也避免身后因遗产可能产生的争端。「这绝对不是触霉头,而是一个负责任的理财态度。」
金流断捨离,从整理皮夹开始
日本畅销书《金钱整理》则是提出财务上的「断捨离」概念,着眼在「金钱通路」的整理。从皮夹、银行户头、行事曆到冰箱,只要牵涉到金钱流动的管道,都是应该要釐清精简的对象。
担任知名理财顾问,也是《金钱整理》作者的市居爱认为,金钱通道愈杂乱、愈难以清楚掌控钱财的收支状况,钱就容易不知不觉从手中熘走。
整理的第一步,首先从自己的皮夹着手,尽可能保持清爽整齐的状态。如果皮夹裡被收据、折价券等各种纸片杂物佔据,就很难弄清楚身上有多少钱、自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花了多少,至于信用卡、点数卡等卡片,建议只需保留最常使用的3张即可。
多数人的用钱的习惯是一次领一点,用完再提,市居爱认为,不要随身带着提款卡,要提钱的时候才带出门,就能减少意外花费的机会。
或许会有人问「万一临时需要花钱怎麽办?」解方是:准备一张折成三折的大钞,像护身符一样放在皮夹一角,非紧急时刻不动用。除了消除「身上没钱」的不安感,如果整个月都没有动用到这张大钞,就表示本月没有突发的花费,然后换上一张新的大钞,提高达成目标的满足感。
適時檢視支出,別讓錢花得不明不白
对于多年下来累积数量可观的不同银行帐户,市居爱则认为,最好可以缩减到只留下单一户头。到了月底,将当月最后一笔金额圈起注记,就能轻鬆看出每月的帐目支出数字,存摺就是你的帐本。
市居爱认为,财产应该分为「存下来的钱」跟「可以用的钱」,设定每个月自动转帐目标储蓄金额到无法轻易解约的定期存款内,就能避免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超出预期的花费。
至于「可以用的钱」,则建议在拟定每月固定所需预算后,将所需金额一次领出放入皮夹使用。如果发现还不到月底钱就花完了,就是「本月支出超出预算」的警讯。
每日使用行事曆记录预定行程的时候,也不妨将活动的预定支出和实际支出一併记入,养成检视及控管预算的习惯。
正所谓「魔鬼藏在细节裡」,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开销,如订阅了却很少看的报纸、电视,额度过高的手机资费、加入会员后没去几次的健身房、高尔夫球场会员等等……平日养成整理确认帐单的习惯,每隔一段时间如果发现使用率过低的项目,就不妨果断解约、停用,才不会让花费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累积。
此外,定期整理家裡,淘汰不必要的物品,过程中自然提醒自己原来花了这麽多钱在无谓的消费上,逐渐养成在购物前多想一想的习惯。
**JPSOON 孙总***
JPSOON 分享
欢迎订阅我们page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psoonjpsoon/